持卡人提取現金原本需要在ATM或者銀行柜臺,沒想到,如今在支付寶、微信這樣的互聯網平臺也可以實現了,只不過載體是一張信用卡。
據上海證券報8月25日消息,支付寶、微信近期與部分銀行合作上線了“信用卡取現”功能,正在小范圍向用戶開放測試。信用卡取現,實質上是由發卡機構提供的預借現金服務,也是信用卡的基礎功能之一。分析人士說,銀行嘗試與互聯網平臺合作線上取現,應是為了提升銀行自身用戶對信用卡的使用率。
據新京報,光大、平安等部分銀行將其“信用卡取現”功能搬到了支付寶上,這意味著,以后用戶在線上就可進行信用卡取現,無須再去ATM機取現。
通過測試發現,在支付寶上搜索“信用卡取現”,通過服務集合頁,進入銀行小程序便可進行相關操作。
支付寶的頁面和服務協議顯示,這一服務由銀行方面提供,額度和利率都由銀行審核決定,互聯網平臺不額外收取費用。
服務協議也顯示,“持卡人可在發卡機構給予的取現額度內使用信用卡取現服務,可選擇‘單月還’和‘分月還’兩種類型。”
據北京商報,除了支付寶外,微信也面向用戶展示了部分銀行的取現入口,在信用卡還款操作頁面,即可查看并進行取現。在銀行App等自營渠道中,也能找到信用卡取現入口。
目前,微信、支付寶對信用卡取現免收手續費,計息方式也與銀行自有渠道基本一致,但具體審批工作仍由銀行完成。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支付寶上線這一新功能,本質是助貸服務,提供流量和購買渠道,對于支付寶而言,新功能一方面豐富了產品體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用戶黏性。“按照相關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通過自營渠道受理信用卡申請、客戶信息采集、身份驗證、發卡審核、合同(協議)條款簽訂等業務環節,也就是核心風控審核應該由銀行完成,支付寶則應做好導流等輔助工作,也應注意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引導用戶理性消費。”
據北京商報,信用卡取現存在手續費并計息,有金額上限。以平安銀行為例,在其自營渠道也能找到“現金分期”和“口袋取現”的入口。在平安口袋銀行App“現金分期”業務中,王瑜的額度是65000元,年化利率為18.09%。“口袋取現”額度為15000元,年化利率為18.25%,還需要額外支付2.5%的手續費。
而在當前微信、支付寶兩家平臺的信用卡取現業務上,均免除了手續費。兩家平臺也均在頁面中提示,服務由發卡銀行提供,平臺不額外收取任何手續費。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除了息費外,當前國內銀行機構信用卡取現的手續費費率多集中在1%-2.5%。
在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開放信用卡取現后,取現資金的流向如何把控也是繞不開的話題。微信、支付寶對應的取現頁面上,也均有提到取現資金僅限于消費,不得用于投資理財、購房等。
8月24日,針對當前銀行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開放信用卡取現入口的具體合作進度、取現后資金如何管控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也向微信、支付寶以及平安銀行等多家機構進行了了解,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
“持卡人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信用卡取現后,資金用途也應該受到銀行管控。在實際使用中,可能會出現取現資金被用在限制類或者非消費類交易場景,且資金去向監管難度較大。這也對銀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補充道。
文章來自上海證券報、新京報、北京商報
文章出自:深圳微信開發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lancastr.com/news/a468.html,轉載請保留文章出處即可!
本站文章大多數屬于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少數我們轉載文章的文章,如未獲您授權請點下方聯系我們,我們會盡快下線處理!